經濟的高速發展離不開現代化物流體系的支撐。
一位美國經濟學家曾預言:現代物流業是每個國家經濟增長的“黑大陸”,是降低成本的“最后邊界”,是降低資源消耗、提高勞動生產率之后的“第三利潤源”。
正是因為各級政府越來越意識到“第三利潤源”對一個地區一座城市的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,現代物流業成為當下甚至在今后相當一個時期內被競相發展的“黃金”產業。切實減輕物流企業稅收負擔、加大對物流業的土地政策支持力度、促進物流車輛便利通行、加快物流管理體制改革等意見的“國九條”(《關于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意見》)的頒布,催生了一系列利好物流業發展的政策,也點燃了發展現代物流業、調整產業結構、提升城市功能的燎原之火。
內蒙古依托地域、產業優勢,以打造面向三北的物流通道、打造我國向北開放的國際物流大通道為重點,積極構建承東啟西、南聯北開的大物流格局。在內蒙古的大物流格局中,作為集區位優勢、樞紐集散功能明顯、綜合服務水平領先的首府城市,呼和浩特市的現代物流體系建設刻不容緩。
大勢所趨,更是發展之需。
現實是,“內蒙古及呼市物流產業的發展勢頭喜人,但個別中小型物流企業與外省物流企業很有差距?,F在掛物流企業、物流中心招牌的中小型企業不少,但這些以‘多小散弱’為主要特點的企業充其量只能成為與物流相關的企業。這樣的物流企業大多數服務單一,資源分散,只能提供單項或分段的物流服務,物流功能主要停留在儲存運輸和城市配送上,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服務鏈”,專家的理性分析說明,呼市發展現代物流體系的基礎薄弱,基礎不好,發展就會受到制約。
作為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城市,如何更好地體現“一流首府經濟”的內涵、讓首府的首善功能盡情發揮,現代物流體系的建設成為一個很好的載體。按照《呼和浩特市物流業“十二五”發展規劃》,呼和浩特市被定位為“呼包鄂經濟區物流中心城市”、“西部地區城市配送體系建設示范城市”、“國家向北開放重要國際物流節點城市”,區域物流業中心城市的發展藍圖浮出水面。
“城區面積不斷擴大、市區交通擁堵、現有貨場貨站布局不合理影響市容環境、貨車進入城區損毀道路嚴重、解決菜價最后一公里難題”等是城市管理者必須直面求解的難題,呼市政府從“解決不讓大車進城的問題”著手,開始了務實的“現代物流基礎設施建設”。
2011年,在推進建設物流集散樞紐和專業化物流園區的過程中,城發肩負重任,按照市委政府的要求,承擔了在呼市外環節點處建設惱包、七圪臺、億陽三個綜合物流中心的任務。作為國企,城發明知“物流園區屬于城市公益性設施,投資大、利潤薄,經營不好還會賠錢”,但“政府辦不了的,市場辦不了的,企業辦不了的,交給城發公司辦理”,“致力于更好地服務城市”,城發責無旁貸。
現代物流業含有運輸、倉儲、配送、信息系統、采購與供應、質押監管等各項功能,屬于典型的綜合型、交叉型、包容型產業,城發是從解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問題、健全完善城市功能、解決好物流最后一公里難題、搭建社會協作大平臺等方面為呼市現代物流體系建設奠定基礎。
城發在為呼市現代物流體系建設打好基礎只是一小步,要想讓物流產業“生金”,與之相關的管理、服務、誠信等“軟件”體系也亟需協同跟進,這樣,呼市現代物流產業健康發展才具可能,現代物流也作為“第三利潤源”的價值才會“源源不斷”。